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免费视频,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

您好,歡迎來到瑞達期貨! 股票代碼:002961
瑞達期貨微信公眾號

瑞達期貨新浪微博

客服熱線:4008-8787-66
瑞達期貨國際期貨
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學院 > 打非專欄
打非專欄

18萬進去,第二天全蒸發了!50人

時間:2018-12-25 09:06瀏覽次數:18848來源:上海中期期貨

今年11月,天津的苑女士在某網絡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總投資18萬元,當天就損失了17萬元,剩下的1萬元在第二天也蒸發了。苑女士覺得自己被騙了,于是報了警。




01

50多人詐騙群,只有一名受害者


11月,苑女士通過一個免費股票課程,認識了一位期貨講師,苑女士被拉近了一個微信群,群里面一共50多人,除了她之外,還有期貨講師、客服人員跟其他學員。


學員們每天在群里簽到,交流期貨購買的心得,還有專門的講師跟客服人員負責在群里教大家怎么購買期貨,解答學員們的疑問。


受害人苑女士:偶然間在直播間講課的時間,就給我們介紹恒生指數,給我們看它有多少的收益,就覺得他這個東西講得特別好,老師也說能讓我們大家在股市里虧的錢,通過這恒生指數,很快就能回本,就讓我們把股票里的錢全都取出來,統一跟他一起做恒生指數。



苑女士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就跟群里的學員們一起下載了講師指定的某期貨交易平臺APP。


受害人苑女士:然后我就跟著他一起買,等到中午停盤之后,下午我這賬戶里的錢就直接沒了,蒸發掉了17萬多(元)。當時覺得很奇怪,去找客服,客服說是我自己操作的,但我期間并沒有去操作。轉天,賬戶里(剩下)的那一萬多元也沒有了。當時我就覺得不對勁,我就覺得我被騙了。







經調查警方發現,苑女士所在的微信群共50多人,只有苑女士一人為真實的投資客戶。


警方:這個期貨群就是詐騙集團為被害人量身打造的,在這里面,除了被害人,其他人員都是詐騙集團成員。



隨著進一步偵查,警方發現,受害人苑女士交易的是犯罪集團私自搭建的違法交易平臺,數據全部都可以私自修改,微信群里所謂的講師、客服、學員全都是詐騙集團來扮演的,據了解,該詐騙集團專門進行網絡電信詐騙,目前已經涉案一百多起。


02

被害人賠光之后

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


警方:詐騙集團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引誘被害人在手機安裝一款完全數據可操縱的非法app,隨著被害人在里面投資,很快在一兩天之內就能把被害人投的錢賠光,很多被害人甚至在賠光之后,還覺得是因為自己操作的問題,因為平臺有很詳實的數據,以及操作過程都是可觀可控可看的。





不管買什么期貨,投資多少,只要把錢投進去,就能偽造交易記錄,篡改數據,挪走全部資金,給購買者造成虧損的假象。犯罪嫌疑人這種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非法搭建的平臺上篡改數據、套取資金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警方:這個團伙具備一定的特點,一個是作案人員比較多,然后分工比較明確。通過大量工作之后,(確認)這些犯罪嫌疑人的窩點主要集中在沿海某城市,我們認為具備抓捕條件。


03

71人落網


12月17日,天津警方抽調了160名公安干警,奔赴1000多公里外的某沿海城市,針對嫌疑人所分布的多個作案窩點展開統一抓捕。此次行動中,警方共摧毀7個窩點,抓獲71名犯罪嫌疑人,并繳獲大量涉案物品。




目前,71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押解回天津,并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警方提示,要謹慎下載網絡上的炒股軟件,不要輕易相信這些炒股平臺,不要輕易加入所謂的微信群。提醒廣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識。






04

7大薦股陷阱


事實上,非法薦股屢禁不止,實際上騙子的套路都差不多,但總是有投資者輕信。近期,北京證監局就七種非法證券投資咨詢行為進行了警示,投資者還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避免掉進了非法投資咨詢機構的陷阱。



 

1、通過微信、博客、QQ招收會員


QQ、微信、社交網站上總有不少人發布大盤分析、免費薦股文章,樹立起網絡薦股“專家”、“財經大V”的形象,誘騙投資者加入微信群或QQ群,以繳納會員費、開通VIP權限費等名義,向投資者推薦股票、收取費用。一旦投資者上鉤,繳納數千元會員費后,買的股票卻持續下跌,想退回會員費時卻發現已被對方QQ拉黑。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不可輕信免費薦股、免費診股等夸大過往薦股業績、直接或變相承諾收益、公開招收會員的非法證券節目和廣告,不要輕易泄露個人電話號碼和個人資料,對陌生薦股來電要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投資者接受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服務一定要通過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具有證券經營業務資質的合法機構進行。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名錄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監管對象”欄目、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信息公示”欄目查詢,或電話咨詢證監會有關部門。


2、賣炒股軟件號稱穩賺不賠


“親,XX炒股軟件要不要試試?提示的買點賣點絕對準確。”這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不法分子在銷售炒股軟件的過程中,往往會夸大宣傳軟件的薦股能力,騙取高額的服務費。


李某花5000元購買了號稱穩賺不賠的炒股軟件,使用期為3個月。但不久,李某發現該軟件的實際效果與宣稱內容大相徑庭,遂向公司提出退款。公司則稱可以免費給李某展期服務3個月,并推薦有內幕信息的股票。隨后,李某每次都是高買低賣,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陷入重度虧損的境地。經查,該公司無證券投資咨詢資格,實際是以銷售薦股軟件的方式從事非法投資咨詢活動。


監管部門提醒:向投資者銷售或者提供“薦股軟件”,并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屬于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應當經中國證監會許可,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利用“薦股軟件”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3、銷售炒股課程指導快速賺錢

 

買個炒股課程就能學會炒股快速賺錢?殊不知不法分子往往以銷售炒股培訓課程為名,宣稱通過課程可以學到各種炒股技術和戰法,許多學員在聽過該課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獲利,但要繳納360元、3600元不等的聽課費。實際上以推薦股票為誘餌,投資者根據其建議購買股票均造成了損失,要求退款未果。


監管部門提醒:不論銷售的是培訓課程還是交易技巧,只要向投資者推薦了股票或提供了股票投資建議,并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均屬于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需要取得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4、冒稱知名私募基金、有內幕消息


號稱是知名私募,掌握內幕信息,有高手負責操盤,要為你提供咨詢服務,但可能其的辦公場所往往就是租用一個幾十平米的小房間,甚至隱藏在居民樓中,并雇用一些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的業務人員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話術”對投資者進行欺詐,騙取上千元的服務費。

 

監管部門提醒:不要盲目輕信所謂的“專業機構”和“內幕消息”。接受投資咨詢服務時一定要核實對方的資格,明確對方身份,選擇合法機構和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

 

5、代客理財、坐莊操盤、收益分成


 “承諾收益”、“利潤分成”、“坐莊操盤”,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利潤分成,但往往在第一只股票賺錢之后,推薦的股票連續下跌,給投資者造成虧損,卻再也聯系不上公司或者業務員,致使許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上當受騙。


監管部門提醒:“承諾收益”、“利潤分成”、“坐莊操盤”均屬于違法違規證券活動,根據規定,即使是合法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及其員工,也不得與客戶約定利潤分成,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損失作出承諾。

 

6、假冒或仿冒合法證券經營服務機構


不少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用與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近似的名稱蒙騙投資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義來實施詐騙。


出于對專業機構的信任,投資者往往繳納會員費,獲得薦股,但卻出現虧損,最終發現自己上當。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對于主動上門電話、來訪一定要提高警惕,要通過查詢工商執照、證券投資咨詢資格證書或向證券監管部門咨詢等途徑核實對方身份,防止上當受騙。


7、“會員升級”“補款退賠”“維權收費”


不法分子推薦股票造成投資者虧損后,也并不是都聯系不上,有些公司給投資者造成虧損還能聯系上,面對投資者的投訴,卻是蠱惑投資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會員組,繳納更多的“會員費”。為了挽回之前的損失,投資者往往繳納更多會員費希望挽回損失,造成股票虧損越來越大,被非法機構一騙再騙。


監管部門提醒:投資者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活動,應保留好證據,及時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05

三大案例,“薦股騙局”大揭秘


案例1:假冒“私募基金”的大騙局


張三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宣稱國內知名私募基金公司資金實力雄厚,有“內幕消息”,與實力機構一起坐莊,愿意帶客戶一起發財,歷史操盤戰績優異。張三登錄該公司網站,看到大量股票研究報告和行情分析,覺得很正規,便注冊為試用會員,免費收到薦股信息。張三觀察了幾天,發現推薦的股票都快速漲停,便交了2萬元成為正式會員。此后,推薦的股票大多跌停套牢,損失慘重。張三多次要求該公司退還服務費,最后卻發現電話無人接聽,網站無法登錄。張三發現自己上當了,后悔不已。


風險提示:不法分子往往聲稱有“內幕消息”和“資金支持”,有所謂的歷史業績展示和“屢薦屢中”戰績,吸引投資者注意,騙取投資者信任。實際上,不法分子先給2000人發短信推薦同一股票,一半發送“漲”的推薦,另一半發送“跌”的推薦;如第二天上漲,再給上漲的1000人發短信或電話繼續做反向推薦;第三天給剩下的500人打電話。這就像“扔飛鏢”的游戲,總會有一些人得到的薦股信息是“屢薦屢中”的,不法分子隨即對這類人群展開強大的宣傳攻勢和心理戰,吸引他們成為會員或客戶,收取會員費、咨詢費或服務費等。還有不法分子利用少數股票交投不活躍的特點,在開盤或收盤的幾分鐘內瞬間拉抬股價,甚至達到漲停板,造成薦股準確的假象。而他們網站上的所謂“專業報告”,也往往是免費收集或者盜版文章,甚至杜撰小道消息。


案例2:騙子云集的投資理財微信群


前不久,北京青年報報道過,北京的張女士加入了一個投資理財微信群,群里真正的投資者只有她一人,其余理財師、炒股專家、助理、講師等全都是一伙人用不同身份冒充的。張女士就被這樣一個投資理財群詐騙了300多萬元。


張女士是一位資深股民,有人推薦她在某平臺開戶投資。可沒想到自己把錢投進去后,一直都在虧損,最終被騙了300多萬元。


接到報案后,大興刑偵支隊立刻展開調查。警方發現,張女士遭遇了一個詐騙團伙,嫌疑人有一個微信群,里面有人扮演理財師,有人扮演炒股專家,有的裝成客戶專門捧場。嫌疑人借助所謂的老師、助理、講師或者投資客這些名義的虛假微信號,組成他們所謂的戰隊群。


在群中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事主一個人,其他所有人的身份都是一伙人用不同的手機扮演的不同角色,專家所說的投資理財根本就不存在,騙子們早就把錢轉進了自己的腰包。偵查員初步掌握嫌疑人躲藏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長沙。


北京警方來到長沙后,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于9月1日展開抓捕行動。該團伙的12名嫌犯在長沙某小區落網,警方追繳贓款40萬元,扣押贓車3輛,作案電腦10臺,收繳作案手機100余部。除此之外,偵查員還找到大量騙子用于詐騙的劇本。


嫌疑人以前都是從事過股票操作、炒黃金方面的理財業務人員,他們具備一定的業務基礎,再借助前公司的資源,或者從網上購買客戶信息尋找下手的目標。管理者安排每個業務員的角色,比如楊某性子急,感情用事,表達不好容易讓人誤解,所以他就不從事直接跟客戶接觸的崗位。


固粉、吸粉、圈粉、轉粉,是騙子事先設計好的一套流程。所謂固粉就是騙子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確定事主是否有投資方面的需求,并且建立聯系,然后將這部分信息轉給吸粉組的人員,由他們與投資者直接聯系,吸引對方加入微信群。


一旦有投資者上鉤,群里事先安排好的角色開始粉墨登場。圈粉,專家授課、股神指導、客戶好評,讓事主瞬間墜入發財的幻想,直到幾個月后顆粒無收。此時轉粉組的騙子開始出現,他們的作用是繼續給投資者希望,說炒黃金賠了只是意外,股票市場最近有幾只黑馬保管翻本,就這樣事主在騙子一連串的設計下陷得越來越深。


2018年9月4日,以王某為首的12名嫌疑人被押解回京,目前因涉嫌詐騙均已被大興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風險提示:投資詐騙團伙成員都是從事過股票操作、炒黃金方面的理財業務人員,他們具備一定的業務基礎,再借助前公司的資源,或者從網上購買客戶信息尋找下手的目標。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上當受騙,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3:男子假裝“美女”用QQ微信行騙


小王在微信上收到一個陌生美女小芳的好友申請,心里好奇覺得可能有艷遇就添加了好友。他查看了小芳的微信朋友圈,發現多是美女小芳的照片以及股票拉升圖。小芳先跟他聊天套近乎,再透露自己炒股有高人指導,背后莊家資金實力雄厚,可以在股市上進行拉升操盤,并邀請小王一起參與。小王小額試驗了一下,發現果真賺了些錢,隨后就加大投入,并購買了對方3988元會員資格。結果,小芳后來推薦的股票跌跌不休,導致小王浮虧超過40%。警方調查發現,“美女薦股”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騙局,一群男騙子用QQ微信扮演美女引人上鉤。


風險警示:天上不會掉餡餅,貪財好色進陷阱!薦股騙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不論是通過電話、短信,還是QQ、微信找上門的,全部都是騙局!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手機登錄請點擊此處下載期貨云開戶APP



相關新聞

2024-06-25防非宣傳月丨全民防非 金融當先

2024-06-20防非宣傳月丨抵制非法證券期貨基金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客服熱線 瑞達期貨客服電話 金嘗發業務咨詢電話 金嘗發客服電話 瑞達期貨在線咨詢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01609號 | 閩ICP備07072636號-1

在線客服
網上開戶
關注瑞達期貨

瑞達期貨資訊

掃描下載APP

瑞達期貨APP

居間客戶告知書

居間客戶告知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