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6 08:55瀏覽次數:609來源:期貨日報,作者愚友
查理·芒格不僅是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也是很多投資者心中的智慧典范。他的投資哲學簡單卻深刻,講求理性、深度分析和長期思考。這些原則放到期貨市場同樣管用。毋庸置疑,期貨市場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但其杠桿交易特質是一把雙刃劍,交割日期“倒計時”會讓人壓力倍增。如果按照芒格的思路進行操作,投資者或許可以在這個復雜多變的市場中找到一些穩妥的做法,減少不可預見的損失,使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又能保持資金的安全性。
投資中最危險的五個字:這次不一樣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芒格說:“投資中最危險的五個字是這次不一樣。”這句話聽起來像一句老生常談的警告,但你翻開歷史就會發現,幾乎每一次市場泡沫破滅、每一次崩盤背后,都能看到無數人喊著“這次不一樣”給自己壯膽。因為人們對“特殊性”的執念,在投資市場上演了一出出荒誕的悲劇。
比如,17世紀的荷蘭,一株郁金香的價格能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棟豪宅。當時所有人都說:“這次不一樣!郁金香是身份象征,永遠不會貶值。”結果大家都知道。哪怕時至今日,荷蘭人還把金融投機稱為“郁金香狂熱”。
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達到頂峰時,華爾街分析師們對著市盈率幾百倍的科技股高呼:“這次不一樣!傳統估值模型失效了,新經濟不看利潤!”結果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無數“.com”公司灰飛煙滅。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017年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枚,2021年散戶大戰華爾街,游戲驛站(Gamestop)股價暴漲20倍,2022年倫鎳期貨兩天狂飆250%,身處其中的人堅信“這次不一樣”,但結果無一例外。歷史不會機械地重復,但總是押著相似的韻腳。
為什么我們總想相信“這次不一樣”?
第一,人性弱點:在狂歡中尋找借口。當市場陷入瘋狂時,甚至連空氣中彌漫著“再不進場就晚了”的焦慮,身處其中的人,很難不受影響,而且人類本身基因中自帶的開拓創新冒險精神,在等待外界給出一個看起來強大到不能質疑的理由,當“冒險是合理的”念頭出現,“這次不一樣”就像一劑迷幻、藥——人們甚至會找出理由來說服自己。但真相往往是:當菜市場大媽都在談論某個品種時,該品種離崩盤可能只剩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第二,信息繭房:我們只聽想聽的話。互聯網時代,算法會把人關進“信息牢籠”。如果你重倉原油期貨,手機推送的全是“地緣沖突升級”“OPEC減產”等利好消息;如果你做空白銀,看到的則全是對“工業需求下滑”的分析。只要系統發現你的點擊傾向,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類似觀點推送給你,逐漸屏蔽所有反向觀點,這種“選擇性喂養”信息,會讓人越來越相信“這次真的不同”。多空雙方力量角逐時,市場上永遠有人為了利益幫你強化這種幻覺,無意間成為“這次不一樣”的吹鼓手。
破解之法:用“舊地圖”指引方向
第一,任何時候都多問一句:歷史上類似情況怎么收場的?《漢書·張良傳》有“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之說。李嘉誠也說過:“好的時候不要看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太壞。”當不斷盈利的時候,當周圍的人開始自稱“巴菲特”的時候,也許就是你該止盈的時候,而當市場一片蕭瑟時,也許機會正像種子一樣在悄悄萌芽。記著芒格的提醒。翻開歷史,你會看到:原油價格在1997至1998年大幅下跌,特別是1998年年中,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10美元下方。五年后,也就是2003年,原油價格出現強勁反彈,2003—2008年,原油價格從每桶20美元上漲至140美元。很多投資者在危機期間由于恐慌和對未來的不確定,不敢入局,但原油價格反彈證明了市場的恢復力。2008年雷曼危機對銅價造成了劇烈影響,由于需求下降和市場恐慌,2008年年初到年末,銅價從每噸8000多美元迅速下跌至不到3000美元,跌幅超60%。2018年,銅價恢復到接近2008年危機前的水平。
第二,警惕“新故事”的誘惑。新能源、人工智能、元宇宙……每個時代都有激動人心的新概念。但芒格說過:“我們賺錢的秘訣,就是堅持用舊套路,避開新潮流。”比如碳酸鋰期貨價格暴漲時,有人被“電動車革命”的故事吸引,碳酸鋰價格一度漲至50萬元/噸左右。但一片歡騰中,人們卻忽略了:鋰礦開采周期僅需18個月,高價時期,鋰供應商會迅速擴大產能,以響應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鹽湖礦生產周期相對較短使其能迅速增產,碳酸鋰具有較大的供給彈性。青海鹽湖的鋰提取成本較低,尤其是像格爾木、青海柴達木盆地等地區的鹽湖鋰礦。根據一些公開的財務報告和礦業公司數據,青海鹽湖的提鋰成本在2萬~5萬元/噸,3萬元/噸是合理預估。
第三,給瘋狂按下暫停鍵。當周圍人都在高喊“這次不一樣”時,不妨試試這些方法:關掉軟件,去菜市場看看豬肉價格,到加油站看看油價,實體經濟的溫度更真實;和逆向者聊聊天,聽聽對手的邏輯,哪怕你聽著很不爽,也不贊同;算一筆笨賬,假設現在買入,價格下跌50%你能否承受,如果不敢想,說明安全邊際不夠。
芒格的智慧,本質上是在教我們對抗人性。市場永遠在變,但貪婪與恐懼的循環、供給與需求的規律、盛極而衰的周期,這些“舊地圖”依然能指引方向。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說“這次不一樣”時,不妨改成“這次可能也一樣,我得先系好安全帶”。
就像老水手們常說的:驚濤駭浪見多了,就知道沒有哪次風暴真的“不一樣”。
長期視角:耐心等待大機會
期貨交易通常是短期的,但芒格的長期投資思維也能給期貨投資者帶來不少啟示。在期貨市場,波動是常態,市場情緒常常一波三折,投資者容易在短期價格波動中迷失方向。很多時候,投資者看到價格下跌就趕緊賣出,看到價格上漲又忍不住追進,結果往往是頻繁進出市場,錯失了真正的機會。但如果你能像芒格一樣,擁有長期的投資眼光,耐心等待市場的回歸,你會發現期貨市場可以實現穩定盈利。這是你能否保持冷靜,看清趨勢的關鍵。芒格的投資哲學之一是:最聰明的投資者不是那些知道如何在市場中迅速賺錢的人,而是那些能在市場動蕩中保持鎮定,擁有清晰思維的人。冷靜和耐心往往能讓你走得更遠。
筆者剛進入期貨市場時,認識一個同行,他持有標的以十年為觀察期,這讓他的心態非常平穩,筆者也受到很大啟發。從2018年開始,筆者就看好黃金價格走勢。那時候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逐漸增加,比如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摩擦、各國的債務問題,以及美元指數的波動,這些都會影響市場的穩定。而黃金通常是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時表現比較好,它是傳統的“避險資產”。就像芒格所說:“你要做的是學會看清一個長期趨勢,然后耐心持有。”黃金的需求和全球經濟走向緊密相關。雖然黃金期貨價格短期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從整體趨勢看,全球的經濟環境以及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為黃金的長期上漲提供了支撐。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暴發后,全球經濟大幅下滑,各國央行紛紛降息,黃金需求大增,價格也隨之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如果你能看到這種長期趨勢,而不是被短期波動迷惑,堅持持有黃金期貨,最后你會發現自己從這波上漲中能獲得不錯的收益。正如芒格所說:“如果你不看得遠些,你就只能看到眼前的浮光掠影。”
筆者從2018年開始就一直長期持有黃金期貨,當時筆者判斷:全球經濟的復雜局面和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推高黃金需求。雖然在2019年和2020年,黃金價格有過波動,比如貿易摩擦加劇使美元指數走強,黃金價格出現短暫下跌,但筆者還是決定保持長期視角,耐心持有。有時候,短期的波動很容易讓你產生“割肉”的沖動,尤其是當價格下跌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再等下去就虧得更多”。但這時候,要相信芒格所說:“投資的真正秘密在于你能在別人恐慌時保持冷靜。”筆者的判斷是,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一旦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它的需求就會暴漲,價格自然會跟著上升。后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時,各國央行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黃金需求大幅提升,黃金價格也突破2000美元/盎司。長期持有讓筆者從黃金期貨中賺到了不小的回報。
期貨市場的確充滿挑戰,尤其是面對頻繁的短期波動時,很多投資者容易被市場情緒左右。但如果能借鑒芒格的長期投資理念,保持耐心,期貨投資者在市場中也能穩步前進。無論是從逆向思維到能力圈、從安全邊際到多學科分析,再到長期持有的耐心,每一個原則都能幫助期貨投資者在波動的市場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通過長期視角,保持耐心,避免過度焦慮,投資者不僅能避開短期波動的干擾,還能在長期趨勢中收獲可觀的回報。就像芒格所說:“在投資中,最重要的不是去追逐所有的機會,而是避免出現大錯誤。”而有時候,避免錯誤的最佳方式就是站得更遠一些,看到更長遠的趨勢,然后耐心等待。
正如芒格所言:“成功的投資不僅是技術,它還依賴于行為。投資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因一時的沖動作出錯誤的決策。”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能在期貨市場中穩步前行,抓住真正的機會,而不是被短期波動打亂節奏。
永遠不要陷入“受害者思維”
芒格有句話說得特別有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我們會覺得某些事情或某些人在阻礙我們前行,甚至會認為這些外部因素在摧毀我們的生活。然而,這種觀點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最大敵人。”這對期貨投資者來說,意義特別大。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入市建議
2025-04-11在期貨市場中,交易執行力就是我們手中的 “利刃”
2025-04-10期貨交易的本質:用小額虧損抓住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