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27 13:24瀏覽次數:3939來源:中國證監會官網
案例概述
前幾天,我們介紹過一個案例投教園地 | 讀故事 知風險(四):小心被坑!“低門檻、高收益”的誘惑背后……,是安徽滁州此前曾破獲的一起特大現貨詐騙案。該團伙詐騙的主要方式,除了利用“美女”誘騙投資者之外,就是利用所謂“分析師”通過虛假交易制造較真實的盤面交易,以投資專家、博士等指導老師名義,給客戶下操作指令,每周進行一二次交易,在最初一段時間里提供正確的行情,通過先“送金”讓客戶小賺一筆。客戶賺到幾百元或數千元之后,開始信任代理商,此時,代理商就會誘騙客戶加大投資,向客戶推送“PK行情”,使客戶進行反行情買賣,便于他們開始“殺金”。他們利用“做市賬戶”內虛擬資金的優勢,操控品種的交易走向,明明是大幅殺跌,給客戶的指令卻是買漲操作,導致客戶爆倉(強制平倉),致使客戶產生巨額虧損,從而騙得客戶投資資金。
這個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2人,刑事拘留11人,取保候審21人,涉案區域覆蓋北京、上海、江蘇、安徽等20余個省市,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近400名受害者深受其害,但是沒有人識破其伎倆。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利用虛假非法軟件詐騙的案例——2015年,重慶晨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國家許可及相關資質,沒有農產品現貨,也沒有倉庫的情況下,利用購買的電子交易軟件私自搭建晨優電子現貨交易平臺,并在該平臺開設花椒、辣椒、檸檬等12項虛假的農副產品現貨交易,通過注入大額虛擬資金,控制交易行情,強行平倉等手段騙取被害人錢財,控制價格走勢,任意修改交易數據,通過駕馭虛擬盤來達到賺錢目的。
案例評析
“終端覆蓋多版本,BS線及時發出買賣信號,多空拐點準確把握,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現貨軟件獨家行情信息數據先人一步實時直達,覆蓋直通各交易所”、“準確把握盈利機會,輕輕松松看行情做交易”、“軟件永久免費使用,點擊下載”等。這些交易平臺軟件的宣傳用語讓人眼花繚亂,看似極具誘惑力,實則暗藏深水。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軟件實施詐騙,最通常用的就是假行情。雖然每個現貨交易平臺都在宣稱,自己的平臺報價都是跟國際接軌的,交易的白銀、原油品種都是由倫敦銀或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薩斯原油(WTI)通過匯率轉化而來,關聯市場價格,行情實時變動。但是他們實質是內部盤,并不連接實際交易的正規期貨市場,這些假平臺的后臺操作者和投資者對賭,對平臺有利則成交,不利就不成交,投資者必定虧損。另外,經紀商為賺取手續費,故意引導客戶頻繁交易,從中賺取高額的手續費,也會導致投資者損失。
一般來說,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假軟件主要指盜版軟件。國內服務現貨市場的軟件商不下上百家。但是這類軟件往往價格都在百萬以上,一些小平臺不愿意支付這筆費用,于是自建軟件和盜版軟件逐漸抬頭,另外正規軟件商都不會給客戶開后門,這也是假軟件猖獗的原因之一。
盜版交易軟件的猖獗主要在于:一是貪圖便宜,一般有業內口碑的軟件都是百萬以上,盜版軟件幾萬元就可以解決;二是應用盜版軟件,可以便于平臺自身掌控,愿意給客戶開后門,采用做市商是交易機制的平臺,更多的是與投資者進行對賭,如果能夠在后臺掌控投資者的資金變動,這才是這些不規范平臺最希望的。
對于處于終端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只能掌握指令發送和結果獲取,無法知悉中間的過程,很難從技術上鑒別軟件是合規的還是非法的。相對比較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看軟件的來源和渠道,看這個軟件是從哪里獲取的,看獲取軟件的機構是不是合法的機構,這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是比較容易判斷的方式。對于有些在網頁上自動彈出下載交易軟件的對話框,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防范。因為訪問正規的經營機構的網站,通常不會彈出此類對話框。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要多留個心眼,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同時,投資者也不要抱有“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不要輕信“只賺不賠”的虛假宣傳;從事期貨交易請務必選擇合法的期貨經營機構,理性投資。
2024-12-20多晶硅期貨和期權60問(三)
2024-12-18多晶硅期貨和期權60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