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從整理自己開始
時間:2023-03-23 08:55瀏覽次數:7011來源: 賴詩瑩、趙芊晨 瑞達期貨
驚蟄過后,在陽光的助力下,天氣逐漸轉熱,春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趁著陽光正好,周末宅家收拾屋子,將被子搬出去曬太陽,冬日的大衣也收起來,那些放了一年也沒再穿過衣服,過期的化妝品等都給清理了。看著稍微變空的家,瞬間神清氣爽。
隨后拿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撿一張椅子坐在陽臺讀書。
最近重新打開這本書,是因為一個財經博主推薦它是「理財入門必讀書」,推薦語寫著“整理可以是理財的另一種開端”。
作為一個在期貨市場從業多年的老兵,看到這句話尤其感觸頗深。
很多人剛開始學著做交易的時候,以為耗費的時間越多,學到的分析方法越多,結果就越好。
每天忙忙碌碌,進進出出,買買賣賣,把盤面盯出無數個花樣,把分析方法建立了無數個模型,但是越交易卻越迷茫,內心越來越沉重。
最慘的是,結果還不如一年只做幾次趨勢單的交易者。
為什么會這樣?我幫他們很多人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慢慢發現了一個共性。
那就是他們想要的很多,思考得也很多,反而導致內心更加不確定。當他們開始梳理期貨交易,去掉繁雜,期貨交易漸漸就越走越順了。
那么交易要如何歸納整理?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
巴菲特在年度股東信中,都會介紹年度目標以及衡量標準。因此,投資者都十分期待看到巴菲特的來信,了解“股神”的真知灼見。
在1967年的股東信中,巴菲特提到要整理投資目標,原因是資金量的增加和投資機會的減少。降低投資目標以后,巴菲特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投資策略,在1968年購入藍籌印花,而藍籌印花也為巴菲特的財富帝國奠定了基礎。不過現實中,有很多人的投資目標是偽目標。比如有些人希望年化收益超過50%,本金回撤不超過3%……目標太過宏大,且沒有具體的實現路徑和步驟,難以實現。只有根據市場及自身實際情況,及時整理投資目標,才能更好地執行好每次的投資任務,增加投資的成功率。年初,電視劇《狂飆》中,讓高啟強從魚販逆襲到黑幫大佬的奇書——《孫子兵法》也火了。書中多次談到計劃的重要性,比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只有在開戰之前進行周密籌劃、得失“廟算”的人,獲勝的概率才會更大。交易者每次交易結束以后,需要復盤交易過程,分析是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把計劃不斷優化,只有適合自己操作,這樣交易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華爾街之王”蘇世民在商界打拼幾十年,發現優秀的高管,都是在后天磨煉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吸收信息,研究過往,吸取教訓,不斷進步。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整理得失,也是期貨市場上長期生存的基礎。對照交易日志整理得失,除了分析波動強烈的交易信號,還要反思自己的操作方式和節奏,然后用思維導圖,把結果輸出。舍棄掉多余的,不必要的思路,清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舍棄執念,留存有道。這樣不僅會得到教訓,也得到了方向,從而為下一個時間點創造更好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選擇權。很多時候,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依然無法逃脫。因為“知道”和“真正去做”是兩碼事。期貨交易者的情緒內耗尤為嚴重,因為開盤的每一天、每小時、甚至是每分鐘,都在檢驗自己的內心。很多時候,決定期貨交易成敗,不在交易策略,而在情緒管理。期貨交易者調整情緒不僅是整理當下的情緒,還要認真分析影響情緒的因素。懂得隨時調整情緒的人,才不會滋生浮躁陷入追漲殺跌的沖動交易。另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做期貨除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交易計劃,還需要清晰的頭腦、健康的身體。隨時整理自己,為交易做減法,不被各種繁雜的市場消息所累,也不被腦中雜念所束縛。
手機登錄請點擊此處下載期貨云開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