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免费视频,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

您好,歡迎來到瑞達期貨! 股票代碼:002961
瑞達期貨微信公眾號

瑞達期貨新浪微博

客服熱線:4008-8787-66
瑞達期貨國際期貨
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學院 > 投資者教育
投資者教育

溫家寶:大力整頓金融秩序 嚴打高利貸和非法集資

時間:2012-06-01 23:07瀏覽次數:4313來源:人民日報

總結經驗 明確方向 不斷開創金融工作新局面

                                                                                                        溫家寶

  過去五年,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蔓延、深化的五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極為復雜嚴峻。我們見事早、判斷準、行動快,及時果斷實施一攬子計劃,成功應對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避免了現代化建設進程出現大的波折,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明顯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我們所采取的重大舉措,無論從當時和現在看,還是從長遠看,都是必要的、正確的,取得的重大成就世所公認。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呈現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關鍵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做好金融工作至關重要。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的金融工作,切實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肯定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決策和部署,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和完成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金融改革,不斷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加強金融監管,提高駕馭復雜經濟金融局面的能力,積極穩妥處置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全面提升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我國金融業發生了新的歷史性變化。

 

  (一)深入推進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金融業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亞洲金融危機后,一些輿論認為,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已經處于“技術性破產”狀態。我們背水一戰,果斷推動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按照核銷損失、剝離不良、注入資本、公開上市四個步驟,在國家財政支持下,結合各家銀行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穩步實施,工、農、中、建、交等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實現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通過改革,大型商業銀行脫胎換骨,面貌煥然一新,公司治理逐步健全,風險管控能力和盈利能力顯著提高。

 

  全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過去多年,農村信用社曾面臨很大的困難和金融風險。我們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對農村信用社進行了全面改革。鼓勵各地農村信用社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產權模式和組織形式,國家給予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和借款支持,并將管理和風險處置責任交由省級政府負責。改革后,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和風險隱患得到有效化解,服務“三農”的主力軍作用顯著增強。2011年9月末,農村信用社(含已轉制的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為5.7%,資本充足率提高到9.6%;涉農貸款余額4.5萬億元,占全部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的比重達到32.2%。

 

  我們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穩步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深入開展證券公司綜合治理,有效化解行業性重大風險,證券公司走上規范發展軌道。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基本完成改制,部分已成功上市。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有序推進,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其他各類金融機構改革發展都取得明顯成效。

 

  通過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我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快速發展,資產質量顯著改善,盈利狀況持續向好,風險抵御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2011年11月末,我國金融業總資產達119萬億元,比2006年末增長149%。其中,銀行業總資產108萬億元,證券業總資產4.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5.8萬億元,分別比2006年末增長146%、181%和196%。2011年9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2.3%,比2006年末提高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0.9%,比2006年末下降6.2個百分點。

 

  (二)健全分層有序的金融市場體系,特別是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資本市場發展的股權分置問題。股權分置是我國股票市場建立初期遺留的最大難題,一直制約股票市場健康發展。2005年,我們下決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按照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總體要求,采取統一領導、分散決策的辦法,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推進改革,目前已順利完成。這項重大改革實現了非流通股在股票市場的逐步流通,理順了兩類股東的利益機制,創造性地解決了歷史難題,推動了股票市場的轉折性變化。股票市場功能不斷健全,有力支持了大型金融機構改制上市,支持了一大批國有骨干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投融資活動,推動了基礎設施、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2011年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342家,總市值21.5萬億元。我們還積極創造條件,把握時機,推出創業板、股指期貨、融資融券,豐富市場功能,完善市場運行機制。

 

  我們積極穩妥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全面推進貨幣、債券、期貨、保險、外匯和黃金等市場建設。債券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1年末,各類企業債券余額達4.9萬億元,位居世界前列。期貨市場穩步發展,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和金融等領域的期貨品種體系初步形成。保險市場快速發展,2011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1.3萬億元,是2006年同期的2.6倍。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增加,產品不斷創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支付清算體系效率明顯提高。我國已基本形成功能相互補充、交易場所多層次、交易產品多樣化的金融市場體系,配置資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三)穩步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國際地位明顯提升。2005年7月21日,我們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十分嚴重的時候,我們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參與競爭性貶值,為抵御危機沖擊、促進全球金融穩定和經濟再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始終堅持平穩釋放升值壓力,保持人民幣匯率處于相對合理水平,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截至2011年11月末,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30.4%,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8.6%,目前人民幣匯率呈現雙向浮動態勢。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力促進了我國外貿結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了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為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奠定了重要基礎。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降低。我國與1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總額為1.3萬多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達到2.6萬億元,人民幣國際地位明顯提升。這充分證明中央確定的匯改原則、策略是正確的,符合我國國情和國家利益。

 

  我們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放寬了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外幣存貸款利率,建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利率在優化資源配置和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四)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堅持正確把握金融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調整優化信貸結構,較好地處理了金融支持經濟發展、控制通貨膨脹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們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了我國經濟率先企穩回升。隨后又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調整貨幣信貸政策,并與其他政策協調配合,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扭轉了一度出現的物價過快上漲勢頭。我國金融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顯著提高。

 

  (五)不斷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有力保障了我國金融安全穩定。我們立足基本國情,不斷完善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監管體制,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積極借鑒國際監管理念和標準,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突出合規監管和風險監管,對系統性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干預,監管的有效性明顯增強。強化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推動完善企業公司治理,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水平得到提升。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和保險保障基金,初步建立市場化的風險救助機制。有效化解一些高風險金融機構的風險隱患,查處了一批內幕交易、非法集資、地下錢莊、洗錢等違法違規案件。我們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了保險法,修訂了外匯管理條例,制定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期貨交易管理條例,較為全面系統的金融法律制度基本形成。金融監管工作的強化,對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防范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六)不斷深化金融對外開放,我國金融業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得到提升。十年來,我們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大幅提高金融業市場開放度,有力促進了國內金融業經營理念、管理方式轉變,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在華外資金融機構規模擴大,中資金融機構境外市場業務穩步拓展。我們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取消強制結售匯制度,加強和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拓展外匯儲備運用渠道和方式。穩步推進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實施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我們還不斷加強金融對外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機制建設。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金融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主要是: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粗放,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后,金融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一些領域風險隱患比較突出,金融宏觀調控還有待改進,金融監管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結合得還不夠緊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還不夠及時有力,金融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特別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沒有結束,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市場動蕩對我國經濟金融的影響繼續存在,甚至可能加大。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居安思危,努力把金融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

 

 

    二、做好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

 

  我國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金融改革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今后一個時期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顯著增強我國金融業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著力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和監管體制,形成種類齊全、結構合理、服務高效、安全穩健的現代金融體系,開創金融改革發展新局面。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發展的根基是實體經濟,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各類金融機構都必須牢固樹立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思想,全面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共生共榮。

 

  (二)堅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深化金融市場化改革與對外開放,進一步明確政府作用的領域和邊界,做到該放的堅決放開、該管的切實管好。完善審批等準入制度,堅決取消各種不必要的金融管制,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微觀金融活動的干預,激發各類金融市場主體的活力,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同時,加強各項基礎制度建設,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為金融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堅持創新與監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金融創新是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必須鼓勵金融創新,為金融創新營造有利的政策環境和監管條件。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支持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提高金融市場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金融創新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為根本目的,防止以規避監管為目的和脫離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要動態把握金融創新的界限,把防范風險始終貫穿金融創新全過程,使監管能力建設與金融創新相適應。

 

  (四)堅持積極防范化解風險的永恒主題。金融業是高風險行業,金融風險突發性強、波及面廣、危害性大。我們要把防范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生命線,提高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加強金融監管和調控能力建設,有效防范經濟與金融風險相互作用,金融與財政風險相互傳遞,外部風險向境內轉移。嚴厲打擊金融犯罪,加強金融機構網絡信息安全。要堅持用發展改革的辦法解決長期性結構性問題,積極穩妥化解風險隱患,防止局部風險轉化為全局性、系統性風險。

 

  (五)堅持自主漸進安全共贏的開放方針。對外開放是我國金融業提高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以我為主、循序漸進、安全可控、競爭合作、互利共贏”的方針,加強頂層設計,更好地統籌金融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把握好對外開放的時機、力度和節奏,使金融對外開放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發育程度和金融監管能力相適應,在確保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基礎上提高金融對外開放水平。

 

  三、全面推進金融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要把握時機、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有序推進。

 

  (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金融服務,加大對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金融必須努力服務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科學發展。金融行業要大力提升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覆蓋面。重點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特別要加快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

 

  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要以服務“三農”為根本方向,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堅持分類指導,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增強資本實力;堅持經營管理重心下沉,保持縣域法人地位的長期總體穩定,減少行政干預;省聯社要淡出行政管理職能,強化服務職能。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和其他各類金融機構,都要積極探索為“三農”服務的模式,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規范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和貸款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現代農業企業通過股票、債券市場發展壯大,積極拓展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渠道和模式。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擴大農業保險保障范圍和覆蓋區域,創新保險品種,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保險。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帶動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農村金融機構享受政策優惠要與承擔責任義務相匹配,保證國家扶持政策真正惠及“三農”。

 

  著力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困難。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需要推動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改革創新和規范發展。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遵循市場原則的前提下,積極開展適合小型微型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創新。完善財稅、擔保、保險等政策支持體系和差異化監管措施,調動金融機構服務小型微型企業的積極性。加強適合小型微型企業融資的資本市場建設,加大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投資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小企業集合債券等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深化郵政儲蓄銀行改革,增強支農和服務小型微型企業功能。

 

  發展小型社區類金融機構是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小金融機構發展,形成競爭充分、服務優良、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體系。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發展小金融機構要與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不可盲目攀比、一哄而上。小金融機構要立足當地、立足基層,主要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不貪大求全,避免盲目跨區域擴張等經營行為。要下決心清理和規范各類收費項目,并結合金融業特點,建立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收費制度,切實減輕企業實際融資成本負擔。

 

  (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著力加強公司治理。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推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建設,是金融機構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金融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抓住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一是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進一步厘清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的職責邊界,完善重大事項的決策機制和程序,加強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防止內部人控制,把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落實于日常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之中。二是健全資本約束機制。推進金融機構股權多元化。切實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制和增資擴股。三是建立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現代金融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健全董事和監事提名、資格審查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探索市場化的高管人員選聘機制。要切實加強金融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職業操守。四是健全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要認真進行制度設計,探索建立規范有效、包括薪酬制度在內的激勵約束機制。要苦練內功,努力把我國金融機構建設成為具有良好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

 

  政策性金融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宏觀層面上可以有效支持國家發展戰略,微觀層面上可以彌補商業性金融的不足。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強化政策性功能,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慎重把握自營性業務發展,嚴格管理業務范圍。要明確劃分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行分賬管理、分類核算,防范道德風險。對政策性業務,由財政給予必要的支持;對自營性業務,要嚴格資本約束,實行審慎性監管。要抓緊修訂公司章程,完善公司治理組織框架,合理補充資本金,建立科學考核評價機制與外部監管制度。開發銀行要堅持和深化商業化改革,妥善解決債券信用、資金來源、監管標準等問題。

 

  (三)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既是當前的緊迫問題,也是關系金融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要把加強金融監管作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制度建設。要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完善相關政策工具和手段;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體系,加強對跨行業、跨市場、跨境金融風險的監測評估;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處置能力建設,建立層次清晰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和清算安排,健全金融安全網。要抓緊研究完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擇機出臺并組織實施。

 

  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綜合經營的監管。要研究提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認定標準和評估框架,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設定更為嚴格的監管標準,強化外部約束。要總結經驗,建章立制,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積極穩妥推進綜合經營試點工作。要根據我國金融市場結構和特點,細化金融機構分類標準,統一監管政策,減少監管套利,彌補監管真空。優化配置金融監管資源,明確對交叉性金融業務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職責和規則,增強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加強金融監管能力建設。要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改革最新成果,完善監管規則,更新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加強監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監管有效性。銀行業要積極穩妥推動實施國際新監管標準,建立全面審慎的風險監管體系。證券業要完善市場制度,強化行為監管,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保險業要強化償付能力監管,完善分類監管制度。建立健全本外幣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加強監管協同。改進和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發揮和完善現行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功能,實行信息共享,推進監管協調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強化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監管意識和責任。堅持發揮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指導、協調和監督作用,維護金融業改革發展戰略、金融宏觀管理政策、監管規則與標準的一致性和權威性;同時,注重引導和調動地方人民政府的積極性,發揮好地方人民政府的作用。要改變重發展、輕監管的傾向,進一步明確地方人民政府對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等機構的管理職責,強化地方人民政府的風險處置責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大力改善金融環境,減少行政干預,促進經濟和金融健康發展。

 

  民間借貸是正規金融的補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要完善法律、法規等制度框架,加強引導和教育,發揮民間借貸的積極作用。同時,大力整頓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高利貸活動和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證券等非法金融活動,加強對擔保公司、典當行等機構和銀行表外業務的全面監測和有效監管,妥善處理企業資金鏈斷裂事件,防止風險擴散蔓延。

 

 

^

 

 (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避免財政金融風險相互傳遞。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形成由來已久,已有30多年歷史。據審計,截至2010年末,形成了10.7萬億元的規模,其中有51.2%、共計5.5萬億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舉借和用于續建2008年以前開工項目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等長期建設,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與債務相對應,也形成了大量資產,其中許多是優質資產,有穩定的現金流或預期收益。當前我國政府債務總體安全、可控。

 

  我們高度重視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問題。經過清理規范,目前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規模膨脹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對融資平臺公司的信貸管理加強,機關事業單位違規擔保承諾行為基本得到制止。2009年以來,我們多次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解決辦法。總的考慮是,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按照“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原則,妥善處理存量債務;把短期應對措施和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建立規范的地方人民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嚴格控制地方人民政府新增債務。對存量債務要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妥善處理,既要積極穩妥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又要保證國家批準的重點在建項目資金需求,不能搞簡單的“急剎車”、“一刀切”,避免局部風險引發全局性、系統性風險。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一定要落實償債責任,防止逃廢債務,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嚴格追究責任。繼續抓緊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加強監管約束和風險防范。切實規范借貸各方行為,堅決禁止各種形式的違規擔保。穩步推進地方人民政府按核定規模發債試點,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

 

  要加快建立健全透明規范、可持續的保障性住房融資機制,積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防范金融風險。
 

 (五)加強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建設,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促進股票期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繼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市場,積極探索發展場外交易市場。上市公司質量是股票市場發展的基石。要穩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功能,推動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和產業優化升級。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弱化行政審批,強化資本約束、市場約束和誠信約束,完善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機制,引導和鼓勵增加現金分紅;健全退市制度,堅持優勝劣汰,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穩妥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和相關金融衍生產品。促進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規范健康發展。嚴懲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上市、虛假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

 

  堅決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和部署,清理整頓產權交易、文化藝術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等交易場所,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規范發展債券市場。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著力培育商業信用,強化市場約束和風險分擔機制,提高市場運行透明度,為債券市場發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推進產品創新和多樣化。完善債券發行管理體制,目前要在部門各負其責基礎上,加強協調配合,提高信息披露標準,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場內、場外市場互聯互通。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統一準入和監管標準,建設規范統一的債券市場。

 

  積極培育保險市場。保險業具有風險保障和資金融通特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和“穩定器”。要更好發揮保險服務功能,不斷豐富保險產品,拓寬保險服務領域。大力發展個人壽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業務,以及與住房、汽車消費有關的保險業務。搞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總結推廣商業保險參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加快發展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環境污染、公眾安全等責任保險。以推動農業大災保險為突破口,逐步建立國家政策支持的巨災保險體系,完善巨災風險分散轉移和補償機制。大力提高保險服務水平,規范保險市場秩序,解決銷售誤導和理賠難等突出問題。支持保險資金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拓寬投資渠道。

 

  (六)完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金融宏觀調控是國家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的重要手段。要繼續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創新豐富貨幣政策工具,處理好促進經濟增長、保持物價穩定和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合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遵循市場規律,完善市場化的間接調控機制,逐步增強利率、匯率等價格杠桿的作用。加快培育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強風險定價能力,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前瞻性、有效性。

 

  (七)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資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在規范的基礎上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

 

  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多層次使用渠道和方式。要從國家戰略需要出發管好用好外匯儲備資金,進一步提高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水平,穩步推進多元化投資,更好實現外匯儲備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的目標。

 

  深化內地與港澳臺金融合作,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深化雙邊、多邊經濟金融政策對話與合作,加強與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金融政策協調。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合理化。主動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和標準制定,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八)加強金融基礎建設,改善金融發展環境。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加快制定存款保險、金融機構破產、上市公司監管、信用評級以及征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快農業保險立法。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立法。制定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法規和規章。切實加強金融執法,提高執法公正性和效率,維護法律權威性。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金融發展,誠信為本。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加快建立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完善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推進行業信用和地方信用建設,提高社會誠信意識。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機構發展,增強競爭力和公信力。加強以誠信、服務、責任、創新等為要義的金融文化建設。

 

  進一步完善登記、托管、支付、清算和銀行卡等金融基礎設施。構建符合國際標準和中國國情的反洗錢工作體制,建立特定非金融行業反洗錢制度。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加快建立統一、全面、共享的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以科技手段促進金融服務與管理創新,提高金融信息化水平,確保信息安全。

 

  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制度和組織機構建設。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為金融消費者提供高水準的信息咨詢服務,積極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工作,提高金融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

 

  2012年,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全年金融工作。一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二要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對企業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三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銳觀察和跟蹤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做好應對預案,切實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我國金融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齊心協力,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不斷開創金融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本文系溫家寶總理2012年1月6日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節選)

 

 

 

 


手機登錄請點擊此處下載期貨云開戶APP



相關新聞

2024-12-20多晶硅期貨和期權60問(三)

2024-12-18多晶硅期貨和期權60問(二)

客服熱線 瑞達期貨客服電話 金嘗發業務咨詢電話 金嘗發客服電話 瑞達期貨在線咨詢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01609號 | 閩ICP備07072636號-1

在線客服
網上開戶
關注瑞達期貨

瑞達期貨資訊

掃描下載APP

瑞達期貨APP

居間客戶告知書

居間客戶告知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