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對美國水果(蘋果)加征關稅的影響
時間:2025-03-07 08:54瀏覽次數:1117來源:本站
事件概括:2025年3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10%關稅。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負擔,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一、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具體商品范圍見附件1。二、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具體商品范圍見附件2。三、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四、2025年3月10日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定加征的關稅。根據2025年3月4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的公告,中方決定自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水果被列入加征10%關稅的清單。這一措施是對美方單方面加征關稅的反制,旨在維護中方權益。其中,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中,包含商品編碼為08081000的鮮蘋果。近五年以來我國進口鮮蘋果基本在10萬噸以下,其中2024年中國鮮蘋果進口共計9.76萬噸,占國內蘋果總供應量不足0.3%。從進口來源國家來看,新西蘭成為占比最大的國家,進口量占比為67.69%,其次為南非、智利、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其中,美國進口量占比0.59%,不到1萬噸的進口量。總體上,進口美國蘋果數量占國內供應總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蘋果進口依賴度極低,對國內供應影響有限。
美國水果加征10%關稅后,最直接影響就是進口美國水果成本增加,增加的成本將轉嫁到進口商或者消費者,銷售價格將提升。但考慮到國內水果供應相對充足,且價格不高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將更傾向于采購國產水果。甚至可能因為美國蘋果或者其他水果價格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進口智利車厘子、東南亞榴蓮等國家的份額將有所擴大。從進口水果來看,國內主要進口水果占比較大的是鮮櫻桃、香蕉、榴蓮等種類,其中鮮櫻桃進口數量占比超過進口水果所有種類的十分之一。據海關總署知,2024年12月我國進口水果為74萬噸,環比增加23.4萬噸,2024年1-12月我國已累計進口水果801.6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50%。而國內水果總量逐漸遞增,近五年供應維持在30000萬噸以上水平,國產水果供應寬松格局相對顯著。由于近幾年國產水果供應呈現遞增趨勢,且價格相對低廉,進口水果加征關稅后,競爭力將有所減弱,進口水果份額可能壓縮。
觀點看法:水果層面看,加征關稅后,進口成本有所增加,大概率轉嫁到進口商或者消費者,進口水果競爭力減弱。且考慮到國產水果供應充裕,且近幾年品種不斷升級和改良,口味和性價比更符合消費者,更有利于加速國產水果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進程。蘋果來看,進口蘋果供應基本忽略不計,進口依賴度極低,對國內蘋果價格影響有限。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可獲得資料,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據此投資,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手機登錄請點擊此處下載期貨云開戶APP